常見兒童言語發育遲緩原因有以下幾種:
遺傳因素
部分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但聽力、智力發育均正常,這些孩子往往有家族史,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兒童時期存在語言發育遲緩。
聽覺障礙
尤其是中度以上聽覺障礙,孩子對音聲刺激感知困難,導致兒童對言語的理解和表達將受到影響,造成語言發育障礙。這類孩子早期會表現為對搖鈴、叫名字等聲音刺激反應遲鈍。
智力發育遲緩
聽、說、讀、寫都是建立在對語言內容的理解的基礎上。由于缺氧、窒息、大腦發育異常、顱腦外傷、感染、遺傳等各種因素導致智力發育落后同齡兒,認知障礙導致孩子對語言描述的事物沒有概念,不能理解說話的含義,想說話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字詞表達自己的思想。
發音器官異常
只有發音器官在結構和功能上發育成熟,才能促進語音的發生。比如口唇無力、舌系帶發育異常、腭裂、聲帶異常、呼吸異常等
環境因素
語言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們通過后天學獲得對母語說話和聽話的技能。孩子言語的發育需要豐富言語環境刺激,完整的家庭結構、和諧的成長環境、良好的人際交往等都有助于言語發育。
另外,兒童語言發育還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比如個性品質的差異。性格開朗、善于和人交往的兒童語言發育速度較快,社交功能障礙的孩子往往言語發育滯后。
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因素多種多樣,發現問題應及時帶孩子進行發育評估,歌美嘉指導中心面向全國兒童提供免費評估活動,明確發育遲緩的原因,及時進行系統干預,避免影響孩子語言發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不妨試一下以下方法,在生活中給孩子適當的語言訓練。
增加語言刺激,多跟孩子說話
3-4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又一黃金時期,這段時間內如果減少與孩子溝通,也許會讓他失去語言發育的條件和機會。當發現孩子有語言發育遲緩問題時,家長需要增加與孩子說話的頻次,為孩子培養語言學的環境和說話的語調及語感,用聲音當做刺激物,引導語言發育。
模仿孩子
當孩子專注于某個事物時,家長可以試著模仿孩子的聲音和行為,鼓勵孩子發聲。比如,當孩子指著自己喜歡的玩具說“小車車”時,家長可以給予肯定:“對呀,是小車車”。
通過模仿,不僅可以強化語音配對,增加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機會,還可以增加親子間互動,提高孩子自身的模仿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模仿孩子的行為必須是正向的,當孩子做出不正確的行為時,要及時糾正。
情景激發需求,及時強化
在語言訓練過程中,家長可以在家庭中為孩子創設各種情境,增強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激發他對語言表達的興趣。比如,當孩子想喝水時,家長可以教孩子說“我要喝水”。當孩子完整的用語言表達出自己需求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來強化訓練,激發孩子說話的積極性。
歌美嘉指導中心表示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家長們一定要多注意,早發現、早干預,讓孩子早日追上同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