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場景新標志
帝都的街頭巷尾,連三輪車都貼上了掃碼標識,這一幕生動地展示了移動支付已深入我們的生活。過去,出門得隨身攜帶錢包,而現(xiàn)在,只需一部手機,就能輕松完成購物。無論是街頭的小吃攤,還是出租車、三輪車等交通工具,二維碼隨處可見,移動支付已成為眾多人的首選支付手段。
支付雙雄局面
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主要被支付寶和財付通把持。據(jù)艾瑞數(shù)據(jù),2014年末,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已超過八成。然而,從2015年到2016年第三季度,支付寶的份額減少了近18%。與此同時,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卻在上升,其增長速度與支付寶的降幅相仿,兩者呈現(xiàn)了競爭態(tài)勢。
微信后來居上
2015年春節(jié)期間,微信迅速實現(xiàn)了與兩億張銀行卡的紅包綁定,而支付寶完成這一目標卻用了八年時間。第三方數(shù)據(jù)平臺在九月發(fā)布的報告指出,在iOS系統(tǒng)上,微信和QQ的月活躍用戶數(shù)均位列前兩名,支付寶則排在第六位。微信憑借其在社交領域的強大影響力,在移動支付領域展現(xiàn)出了明顯的追趕和超越態(tài)勢。
支付寶的挑戰(zhàn)
為了擊敗對手,支付寶最近主動加入了微信主導的社交領域,接連推出了“五福集享”、“生活圈互動”、“螞蟻森林植樹”以及AR紅包等活動。然而,到目前為止,支付寶在社交領域的進展并未明顯。盡管如此,在使用支付寶繳納水電煤等公共費用時,確實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為便捷高效。
雙方核心優(yōu)勢
支付寶最初以支付服務和金融操作為核心,這一策略給它帶來了明顯的優(yōu)勢。許多用戶傾向于將錢存放在支付寶里,并將其當作一種投資渠道。相比之下,微信支付更像是一個存放小額零錢的小錢包。自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移動金融業(yè)務在第三方支付交易中的比例,從46.8%急劇下降到了20.8%。與此同時,個人應用的使用頻率則從29.5%大幅上升至兩倍。
未來局勢難料
張小龍設想的小程序若能和眾多商家平臺完美融合,支付寶可能面臨更嚴峻的挑戰(zhàn)。2017年,微信支付在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有望超過支付寶。然而,市場狀況變幻莫測,究竟誰能在移動支付領域占據(jù)領先,目前尚無定論。
微信支付能否在支付領域全面勝過支付寶,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我很想聽聽你的觀點。同時,請不要忘記給這篇文章點個贊,并分享出去。
186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