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漢白玉柱墩柱礎圖集
柱礎石,宋代稱柱礎,清代稱柱頂石。它是放置在古建筑柱子底下的石制構件。由于古代建筑以木構架結構為主,梁柱系統是主要承重骨架,所以歷代古建筑都講究基礎的制作。一般情況下基礎是由柱礎、柱墩、灰土三個部分組成。首先從早期建筑的基礎構成談起,有助于認識柱礎石的起源與形成。

蓮花盤柱墩裝飾寓意常用的柱墩就是蓮花盤柱墩,蓮花紋既是一種雕飾紋樣,也是一種柱墩的形制,二者合一。我們嘉祥縣長城石雕公前一篇關于柱墩石的文章已對覆盆蓮花式駐村的特點作了詳細的介紹。我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用蓮花紋作為雕飾的題材,是早用作裝飾的花卉紋樣。到南北朝時期,蓮花作為佛教的圣花,被賦予了新的涵義而更加盛行。加上原有文化對蓮花寄托的美好寓意,蓮花與覆盆式柱墩的結合堪稱。

此柱礎石石材為青石,是皇城相府中獨特別致的一款。從下圖中可以看出下部六棱型底座的六個孔中分別有3只完整獅子從一孔鉆入一孔鉆出,頭從一孔外面露出,尾留在另一孔外面,仿佛3只獅子正在玩游戲。露出來的頭微微傾斜顯得獅子頑皮可愛。
獅子從頭到尾的距離是的距離為,獅子頭寬為20cm,獅子尾部寬為15cm。獅子的雕刻也很精致,從頭部看獅子的每撮卷曲的毛都能清晰地看見,獅子的前蹄也清楚的雕刻出四根指頭,獅子的面部可以看出很高興的樣子使石獅子有了生氣。從獅子的尾部看尾巴高高翹起,尾巴上同樣能看出每一根毛。
每個支腿上部都有一個獅子頭作為裝飾,豐富了柱礎石整體的層次。支腿下部往中心收攏更加突出了柱礎石的中部,使柱礎石整體造型更加美觀和飽滿。
柱礎作為古建筑傳統木構建筑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建筑純粹的石雕構件,隨著歷史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并成為結構與藝術融為一體的構件,柱礎石、柱墩、石墩子是石刻藝術與木構建筑體系的天然結合點它猶如一扇亮麗窗戶.透過它、我們可以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文化建筑規劃者根據建筑的不同,不同地域、人文環境土人的喜好和審美而使其星現出各種不同的柱礎藝術特點。
作者:歐陽廣彬
敬業的牌坊牌樓雕刻廠家,我們專注、用心制作,追求........
版權屬于: (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1910
柱礎石,宋代稱柱礎,清代稱柱頂石。它是放置在古建筑柱子底下的石制構件。由于古代建筑以木構架結構為主,梁柱系統是主要承重骨架,所以歷代古建筑都講究基礎的制作。一般情況下基礎是由柱礎、柱墩、灰土三個部分組成。首先從早期建筑的基礎構成談起,有助于認識柱礎石的起源與形成。

蓮花盤柱墩裝飾寓意常用的柱墩就是蓮花盤柱墩,蓮花紋既是一種雕飾紋樣,也是一種柱墩的形制,二者合一。我們嘉祥縣長城石雕公前一篇關于柱墩石的文章已對覆盆蓮花式駐村的特點作了詳細的介紹。我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用蓮花紋作為雕飾的題材,是早用作裝飾的花卉紋樣。到南北朝時期,蓮花作為佛教的圣花,被賦予了新的涵義而更加盛行。加上原有文化對蓮花寄托的美好寓意,蓮花與覆盆式柱墩的結合堪稱。

此柱礎石石材為青石,是皇城相府中獨特別致的一款。從下圖中可以看出下部六棱型底座的六個孔中分別有3只完整獅子從一孔鉆入一孔鉆出,頭從一孔外面露出,尾留在另一孔外面,仿佛3只獅子正在玩游戲。露出來的頭微微傾斜顯得獅子頑皮可愛。
獅子從頭到尾的距離是的距離為,獅子頭寬為20cm,獅子尾部寬為15cm。獅子的雕刻也很精致,從頭部看獅子的每撮卷曲的毛都能清晰地看見,獅子的前蹄也清楚的雕刻出四根指頭,獅子的面部可以看出很高興的樣子使石獅子有了生氣。從獅子的尾部看尾巴高高翹起,尾巴上同樣能看出每一根毛。
每個支腿上部都有一個獅子頭作為裝飾,豐富了柱礎石整體的層次。支腿下部往中心收攏更加突出了柱礎石的中部,使柱礎石整體造型更加美觀和飽滿。
柱礎作為古建筑傳統木構建筑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建筑純粹的石雕構件,隨著歷史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并成為結構與藝術融為一體的構件,柱礎石、柱墩、石墩子是石刻藝術與木構建筑體系的天然結合點它猶如一扇亮麗窗戶.透過它、我們可以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文化建筑規劃者根據建筑的不同,不同地域、人文環境土人的喜好和審美而使其星現出各種不同的柱礎藝術特點。
作者:歐陽廣彬
敬業的牌坊牌樓雕刻廠家,我們專注、用心制作,追求........
版權屬于: (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1910